首页

初九女王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13:15:31 作者:碳路中国丨辽宁海城:“世界镁都”的绿色智造转型之路 浏览量:19515

  中新网辽宁海城5月28日电 (禹瑞斋 刘禹辰)因“世界镁都”而闻名的辽宁海城,历经粗放发展的阵痛,如今正以一场刀刃向内的绿色革命重塑产业格局。通过淘汰落后产能、拥抱智能技术、升级产业链条,这座千年矿都正探索中国工业低碳转型的实践路径。

  这次改变始于对高污染产能的清退。海城一举置换186座轻烧反射窑,转而引入悬浮窑、智能化生产线,并建成全国首个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。AI监控系统实时追踪矿石开采、运输、加工全流程,电子围栏划定生态红线,数字化管控让每一吨资源“有迹可循”。

  “2024年,我们通过继续优化投入,并按照省里的要求,做到了‘一矿、一出口、一计量站’,完全实现了菱镁矿山源头管控的目标。”海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君看着菱镁智慧数据大屏介绍说。

海城市智慧菱镁大数据平台。刘禹辰 摄

  12家省级绿色工厂与5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拔地而起,多项专利技术填补国际空白。昔日的“力气活”,已蜕变为“拼技术”的技术范例。

  “通过自动化改造和智能化运营管理,公司的生产效率提升30%,综合节约能耗45%。”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总经理助理范世明指着正在运转的机器说道。

海城利尔麦格西塔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。刘禹辰 摄

  转型不止于技术。海城打破“一炉一品”的单一模式,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。镁建材、镁合金等新兴产品崭露头角,防核辐射建材、高端耐火制品成为国际市场“抢手货”,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。

  “我们所打造出的防火墙,既隔音、又环保,并且把剩下来的尾矿包括矿渣粉、粉煤灰进行综合利用,使其‘变废为宝’。”海城市大德广消防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付洪伟触摸着镁建材说。

  曾经的“矿山经济”正转向“绿色智造”,“依赖资源”正转向“驾驭技术”,现在的海城正将绿色基因植入城市肌理,辽宁海城的蝶变,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缩影。

  正如海城转型实践所印证: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,从来不是单选题。在这片曾饱经风霜的土地上,一曲绿色智造的交响正激昂奏响,为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海城经验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互联网之光丨习近平引领网信事业发展——“强治理惠民生”

这十余年,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,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、可及性持续改善;

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|走进雪域“桃花源”——青藏高原乡村发展见闻

四 川(16):成都市新都区、彭州市、邛崃市、绵阳市安州区、广元市朝天区、蓬溪县、威远县、井研县、营山县、丹棱县、武胜县、达州市通川区、雅安市名山区、巴中市恩阳区、壤塘县*、色达县*

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丨一条河流的美丽嬗变

值得一提的是,2024年第四届中部(江西)农业机械及零部件展览会首次将农业机械及零部件与种子、农药、肥料、植保等农业内容相结合,推动中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。展会展示面积约6.5万平方米,分为室内展区和室外展区,汇集国内外知名农业企业超200家,涵盖农业机械、农机配件、农药、种子、化肥、植保机械、农业科技成果等2000多个品种,机具上千台(套)。

巴黎竭力打造“最绿色奥运”

近年来,甘肃打造了集中医康复医疗、养生保健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产业基地、产业园区31个,开发推出了中(藏)医药养生体验、温泉水疗、休闲度假、森林康体、诊疗保健、康养膳食、康养书画、康养科技、康养装备等系列特色旅游产品,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求。

改革为人民|下姜村调研,习近平关心这件小事

南京9月24日电 (记者 徐珊珊)从江苏空气质量“日记”上可以看到,“黄泥天”消失了,“灰霾天”明显变少,“水晶蓝”越来越多,2013年平均能见度为11公里,2023年增加到17公里,增幅达54.5%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